close

介紹:

瑪麗亞•斯克洛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łodowska-Curie),常被稱為瑪麗•居里(Marie Curie)或居里夫人,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還是「居里學院」的創始人。

瑪麗亞1867年出生於波蘭的華沙,高中畢業後,由於是女性的原因,她不能在任何俄羅斯或波蘭的大學繼續進修,所以她做了幾年的家庭教師。最終,在她的姐姐的經濟支持下移居巴黎,並在索邦(Sorbonne,巴黎大學的舊名)學習數學和物理學。經過四年的努力後,瑪麗於巴黎大學取得物理及數學兩個碩士學位。在那裡,她成為了該校第一名女性講師。

居禮夫人一生的伴侶:

瑪麗亞在索邦結識了另一名講師,皮埃爾•居里。一位三十五歲的物理學家,他曾發明一種能把微量電流精確測出的靜電計,後來就叫做「居里靜電計」,「居里天平」也是他發明的。

他還發現了一種磁性的基本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率與絕對溫度成反比」,這條定律稱作「居里定律」。這種學術研究的智慧表現,使得瑪麗亞和居里的距離更加接近了。1895年初,這兩位對物理、數學有著狂熱興趣的年輕人,終於在居里家鄉教堂,結為夫婦。

發現新元素:

1895年秋季,居里夫人生下了她的長女伊倫•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她當時也正在研究最熱門剛發現X光射線,不過研究的對象卻是當時鮮為人知的鐳射線。居里先生幫助太太說服了校長,在學校的一個小貯藏室裏成立了居里夫婦研究鐳射線的實驗室,從此,夫婦二人終日與一大堆含有放射線的危險物質生活在一起。
他們省吃儉用,把大部分的金錢和時間都用在實驗室裏。他們用酸液分解研磨過的瀝青鈾礦,再用化學分析方法,分離出瀝青礦裏含有一種比鈾更具放射性的物質成分,就是"鉍"。不久,居里夫人又從瀝青鈾礦實驗的沈澱物裏,發現了另一種比鈾的活性高三百倍的新元素,居里夫人為了紀念她的祖國波蘭,把這種新元素定名為"釙"。
在發現釙之後不久,她從礦物裏又感受到一種極強烈的放射性(放射性、放射元素等名詞,也是由居里夫人命名的),這放射性比所知道的鈾、釷、釙都強得多。居里夫人認定這一定又是種新元素!居里夫婦二人全力投注研究,他們實驗分析了許多礦石,他們用各種方法反覆測量、分析、淘汰。這時一個有名的科學家貝蒙也加入了居里夫婦的研究行列。1898年,居里夫婦對這種現象提出了一個邏輯的推斷:瀝青鈾礦石中必定含有某種未知的放射成分,其放射性遠遠大於鈾的放射性。12月
26日,居里夫人公佈了這種新物質存在的設想。

第一次得諾貝爾獎 :

最後終於從溶液裏沈澱出,這種放射性比鈾大九百倍的物質。當然,雖然已有科學家發現鐳有放射性,但是卻沒有人能從任何物質裏去找出它,也不知道這種高放射能量的元素的真正性質如何。居里夫婦、貝蒙對三人的研究結果,確定了這種新元素,就把它命名為「鐳」。發現釙和鐳後,他們面臨了更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提煉出純鐳和純釙,證明給世人知道這兩種新元素的存在?他們必須有鉅額的資金購買大量的瀝青鈾礦和許多其他礦物及器具,才能提煉出鐳和釙。他們在世界各國找人幫忙,最後得到奧地利政府和維也納科學院的協助,以廉價買到了當時被認為提煉出鈾以後就沒有用的瀝青鈾礦殘渣。
1902年,居里夫婦終於提煉出一克的鐳,並測量出原子量225,使得歐洲科學界掀起從未有的射線熱潮。有名的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咖瑪射線,就是在那段時發現的。居里夫婦的帶頭作用,不但為往後的物理放射線、癌症治療、化學研究帶來衝激作用。
1903年冬,剛設立三年的諾貝爾獎就宣布把物理學獎頒贈給居里夫婦及貝蒙三人。居里夫人也因此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天人永隔:

不到三年後,發生了件慘痛的悲劇,1906年4月的一個下雨天,因於射線感染,身體越來越差的居里先生,在巴黎一座橋上,恍惚的撞上一輛馬車,車輪輾碎了這位大科學的頭顱。心碎的居里夫人失去了伴侶,也失去了最得力的研究伙伴,不過她的堅強意志克服了一切,她忍著悲痛,獨立擔負起撫育兩個女兒的責任,同時接替了居里在巴黎大學教授的工作,繼續進入實驗室,為改革鐳的提煉方法而繼續研究。

第二次獲獎:

兩次獲得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雖然從此開始獨立研究,但是在《放射學》理論與實務上的成就卻越來越高。居里夫人又因為成功分離了鐳元素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八年之後的1911年冬季,她收到一封瑞典斯德斯哥爾摩的電報,通知她獲得當年諾貝化學獎。居里夫人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兩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而且是個女性。 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她並沒有為提煉純淨鐳的方法申請專利,而將之公佈於眾,這種作法有效的推動了放射化學的發展。
「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不應該注意人。」這是居里夫人研究科學的執著精神,但是一旦科學應用到人身上,她卻發揮了對人群社會的無比關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努力奔走,大聲疾呼籌募金錢,購買在當時極為昂貴的X光機,送上戰場,並且親自到前線醫院教導醫護人員使用的方法。許多軍醫和傷兵親眼見到子彈在身體裏的部位,因而獲救重生時,都感動得不得了。她不但把她的熱誠和健康貢獻給了大戰中受傷的人,又把她的學識經驗和全部時間貢獻給了她的學生,並獻給了世界各地前來求學的後進學者。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女性的驕傲,全人類的驕傲。

偉大的成名:

居里夫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兩項諾貝爾獎的人,而且是僅有的兩個在不同的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之一(化學跟物理)。 居里夫人由於過度接觸放射性物質於1934年7月4日在法國上薩瓦省逝世。在此之後,她的大女兒伊倫•若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獲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小女兒艾芙•居里(Eve Curie)在她母親去世之後寫了《居里夫人傳》。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中,居里夫人的頭像曾出現在波蘭和法國的貨幣和郵票上。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移葬先賢祠。
人們沒有更好辦法紀念居里夫人的偉大,只好把後來發現的一種元素取名鋦(Cm, 96),並且把放射線單位叫「居里」,以紀念她。而某些金屬在一定溫度時,磁性會改變,這個溫度叫「居里點」,則是紀念居里先生而命名的。

參考資料
居禮夫人,王瑋,全之少年文庫
發現雷的居禮夫人,謝清煌,陽銘出版社
我們的好榜樣─居禮夫人,大眾書局
居禮夫人,林春輝,光復書局
放射科學的光芒─居禮夫人,以恩‧格拉漢,天下遠見文化
居禮夫人的故事,耶莉娜‧杜里,新潮少年文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p95003 的頭像
    ap95003

    永遠的自己

    ap95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